建始:创新推行“人社+工会+法院+检察+N”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
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,优化营商环境,建始县人社局近日出台《“人社+工会+法院+检察+N”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施方案》,创新构建“人社+工会+法院+检察+N”多方联动调解模式,推动劳动争议化解从“单打独斗”向“协同共治”转变,打造高效、便捷、权威的劳动争议处理新格局。
机制创新:多方联动破解劳动争议难题
该方案明确,由县人社局牵头,联合县总工会、县法院、县检察院、县工商联、县妇联等成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,整合劳动监察、仲裁调解、司法审判、法律监督等职能,形成“一站式”纠纷化解平台,实现劳动争议“预防—调解—仲裁—诉讼—监督”全链条闭环处理。
措施得力:“四个三”合力防范重大风险
夯实三大基础。方案要求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,要进一步加强调解组织建设、充实调解队伍力量、加大调解经费投入,组建由法律工作者、企业代表、退休老党员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、人民调解员、法律明白人等构成的调解服务团队,整合人社、司法、工会等部门经费,构成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上下左右贯通的基层调解组织矩阵,形成劳动争议“县、乡、村(企)”一体化全链条多层次服务格局。
打造三大品牌。方案阐述了建始县人社局打造的三大调解品牌,即“党建+调解”品牌,“文化+调解”品牌、“人社+工会+法院+检察+N”全链条调解品牌,引导企业以党建为引领,推动“党建+调解”深度融合;将"百年义渡"的契约精神、"愚公移山"的奋斗精神、"红色官店"的革命精神、崇德向善的向上精神等本土文化融入到劳动争议调解中,并采用“丝弦法语”“快板说唱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营造“以和为贵”、“礼让三分”、“向上向善”的和谐氛围;同时凝聚各部门职能优势,形成法院调解、人民调解、仲裁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五调联处的服务格局。
拧紧三大链条。方案指出在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防范中,要进一步拧紧“656”调裁诉审链条、数字赋能智能平台链条、数据共享预警链条,构建劳动争议“协商、调解、仲裁、审判、监督”全链条协同机制,实现劳动争议全流程线上办理,降低维权成本,并通过人社、法院、工会等部门数据互通,分析劳动争议高发行业与风险点,提前开展专项普法与用工指导,有效实现风险隐患共防共治。
制作三大名片。方案描绘了县人社局制作的三张调解名片,即产业联调名片、行业联调名片、名人调解名片,围绕政府产业发展规划,成立文旅产业联合调解委员会,形成文旅产业共建共享、互惠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体系;围绕新就业形态、建筑业等劳动争议多发行业成立行业联调中心,专业、精准地化解矛盾纠纷;以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梁学慧同志有口皆碑的群众影响力领衔“慧姐调解工作室”,用其独有的“五心”调解工作方法,说法理、解心结。
该方案实施后,劳动争议案件将实现柔性调解与刚性执法并重。工会先行调解、仲裁与诉讼衔接、检察监督保障,降低群众维权成本,促使企业规范用工,从而达到劳动者和企业互利共赢。